【安徽法治报】擦亮矛盾纠纷调解“淮南品牌”
以释法明理为着力点,用情理法交融引导人;以化解矛盾为关键点,用“和为贵”理念感化人。今年以来,淮南市司法局借鉴“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坚持与时俱进,进一步擦亮矛盾纠纷调解“淮南品牌”。
群防群治。搭建平台,夯实阵地。淮南市司法局按照市级抓统筹、县乡抓治理、村(社区)抓网格的总体思路,依托市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公共法律服务站、村(社区)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等阵地资源,整合建设市县乡村四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站、室),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矛调中心(站、室)综合协调、职能部门齐抓共管、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促进矛盾纠纷非诉化解,着力解决“人难找、事难办、矛盾难化解”,推动实现“两上升、三下降、四提高”,即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率、民商事调解成功率上升,四级信访部门走访量、万人成讼率、矛盾纠纷发生率下降,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社会治理预测预防预警能力持续提高。
礼让和事。打造品牌,专业调解。构建矛盾沟通化解渠道,建成人民调解委员会1295个,百姓评理说事点493个,为基层群众评理说事提供方便,通过“当面说”“集中说”,了解群众诉求,架起干群连心桥。将“和”文化贯穿融入始终,将“社会和谐、家庭和美、人人和顺、万物和鸣”的“和”理念深度融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深化培育具有淮南特色的“当面鼓对面锣”“老娘舅”“谢大姐”“银龄工作室”“邻里帮帮团”“为玉帛”等10余个区域特色人民调解品牌。4328名人民调解员在“牢骚话”“刺头话”“车轱辘话”中抓事实、挑真相、找症结,破解矛盾纠纷。1106名“村居法律顾问”、5042名“法律明白人”面对面理事实、摆政策、讲道理,以案说法、以案释法,通过德法兼容的宣教、村规民约的融入,弘扬“六尺巷”文化,提高群众对于法律知识的了解,增强对公序良俗的敬畏。
网格管事。统一设置城市社区网格1451个,农村设置综合网格3437个。搭建收集矛盾纠纷信息、反映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宣传法律知识、倾听群众呼声、打造为民办实事的平台,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难在格中解”。创新“网格化+网络化”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统一开发建立淮南网格化“E治理”信息化平台,集成基础信息录入、网格事件上报、可视化指挥调度、专项业务培训等功能模块,实现“市、县、乡、村、网格”五级应用,推出网格员手机“E治理”App,健全平台信息收集、反馈“微触手”。
一站办事。多网融合,呼应民声。构建“人网+云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基层群防群治提供有力支撑;健全“党建+网格”“警格+网格”,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4.2万个。将“E治理”平台与城市运行综合管理等平台联通,实现数字化协同治理,联动解决群众诉求3000余个。组建12704个网格微信群,入群群众132.1万人,网格员、党员在群内“亮明身份、开展宣传、解读政策、答复咨询、回应求助”,形成“一网联通千万家、千家万事网上解”的工作局面。“小事快办暖民心”,解答群众政策咨询8.6万件次,回应求助信息3.8万个。
记者 徐洪勇 通讯员 赵多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