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十六届市政协四次会议第7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5-08-11 10:34信息来源:市司法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李红霞委员:

您提出的《深化“一站式”多元调解矛盾纠纷工作》收悉,经认真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强化组织统筹,凝聚工作合力

一是高位推进,明确责任分工。以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名义出台《关于印发<淮南市“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淮法办发〔2023〕16号)。《实施意见》明确了此项工作由市委政法委统筹协调,市司法局主导,其他成员单位共同配合,同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坚持系统思维,统筹谋划,层层压实责任,持续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二是整合资源,打造高效枢纽。按照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的原则,淮南市司法局立足自身职能,以司法行政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为基础,聚合统筹人民调解、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资源,综合运用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仲裁等解纷途径,调解实务与指挥协调相结合,为群众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精细化调解服务指挥服务平台。同时争取市委政法委的重视和支持,将政法委的矛调中心、综治中心也一并纳入整合的范围,通过资源互补融合,将三平台整合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指挥)平台。

三是督查督促,强化过程管理。加强对各县区《人民调解法》落实情况以及实体平台运行情况的实地督查,印发“书记局长基层行”调研工作方案,由市司法局领导带队,分别到各个县区及司法所实地调研督查,及时掌握工作动态,查找存在问题,提炼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实践做法,推动实现实体平台体系全覆盖,确保“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建设实、运行真、效果好。

目前各县区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已基本建设完成,市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依托于市级法务区建设,正有序推进中。

二、完善网络平台,推动信息化赋能

一是做精平台调解服务。加强安徽法律服务网淮南分站建设,共计在安徽法网开设人民调解委员会115家,开展人民调解服务14项,同时设立“找调解”申请入口,开通“皖事通”APP,在首页设立“预约人民调解”,通过手机端或PC端,引导纠纷当事人填写纠纷调解申请基本信息,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通过平台第一时间了解当事人诉求,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时限,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解纷服务

二是做好平台调解信息录入。依托促进法治工作信息化平台的手机端及电脑端,及时将调解机构、调解员纳入平台管理,对于调解的案件,通过“即调即录”实现案件信息实时归集、全程留痕。同时依据平台的智能分析预警系统,精准识别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矛盾聚集领域,动态感知风险,实现从“被动调处”向“主动防控”转变。

信息化是提升“一站式”调解效能、实现规范运行和精准治理的重要支撑。之后,我局将积极配合市委政法委,以淮南网格化“e治理”平台为支撑,引入公安“警网融合+”信息平台,以化解矛盾、防控风险、服务群众为核心内容,实现市域内矛盾纠纷快速、高效采集、流转、办理、反馈,打造线上“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新模式。

三、加强部门合作,构建协同联动机制

一是完善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完善与法院的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在法院设立调解工作室;完善与公安机关的警调对接工作机制,建立矛盾纠纷线索台账每月通报机制,开展矛盾纠纷针对性排查化解;完善与信访部门的访调对接工作机制,分级分类提供全市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信息,以便实现矛盾纠纷分流化解;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的大调解格局。

二是加大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建设力度,先后在医疗、道路交通事故、婚姻家庭、物业服务、劳动争议等纠纷多发行业领域,大力推进相关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目前我市共建立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72个,为各领域矛盾纠纷化解提供专业化法治保障。

四、提供人才保障,夯实队伍基础

一是统筹建设全市人民调解人才库,动态管理人民调解专家、骨干调解员、专业志愿者等多元力量,与淮南师范学院签订校地联动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加强与律师协会、政法单位、基层组织的合作,吸纳法律专业人才、资深律师、退休政法干部、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加入调解队伍。

二是健全调解队伍管理机制,出台《关于加强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淮南市专职人民调解员考核办法》《淮南市人民调解员等级评定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选聘标准、日常管理、考核奖惩、表彰激励等措施,推动实现调解员选得出、留得住、用得好。依托“一村一法律顾问”专业优势和“法律明白人”的乡土优势,探索建立调解人才与基层单位供需对接机制,畅通调解人才渠道。

三是持续强化教育培训,与市委政法委、市中院联合多次开展全市调解员培训班,围绕调解程序、法律法规、心理疏导、语言表达等方面制定系统培训课程,提升调解员依法调解、情理疏导、规范操作等综合能力。结合数字化平台,推广“线上+线下”培训新模式,建立调解知识共享与经验交流机制,推动调解队伍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发展。

下一步,我局将以更强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担当,不断深化“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体系建设,着力在平台建设、机制完善、队伍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淮南、法治淮南作出积极贡献。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司法行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诚挚欢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吸收,不断推动工作提质增效。 

办复类别:B 类

联 系 人:李贵龙

联系电话:0554-2795023 



                                                           淮南市司法局
                                                           2025年7月14日
    正在更新中...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