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大核心 以党建引领司法行政工作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市司法局紧紧围绕强基础、提质效、创品牌三大核心,将党建工作与司法行政工作深度融合,通过夯实组织基础、创新服务模式、打造特色品牌等举措,不断提升司法行政系统党建工作水平,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司法行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固本强基”,融入支部培育,强化组织建设。实施党支部层级跨越行动,建立机关党建常态化检查督促机制,引领基层党支部建设从规范做起,逐级向过硬党支部到“四强”党支部迈进。组织开展全市司法鉴定行业党支部建设“交叉互检、以查促建”活动,实现覆盖巡检。根据局属基层党组织的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干部职工3个不同领域党建工作特点,分别设定标准化规范化参考指标,为各党组织把好脉、定准位。对机关第一、第二、第三党支部和法援党支部部分党员组织关系作出优化调整,着力增强党支部功能。深入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承诺践诺、窗口单位“三亮三比”等活动,推动党支部活动载体、工作方式、运行机制创新,强化组织优势和动员能力。
二、聚焦“法治为民”,融入先锋服务,强化作风建设。立足职能开展“在社会治理攻坚行动中争做模范”、“双结对、双提升”活动,成立“淮法同行”志愿者服务队,全体党员积极投身到社会治理、平安建设、助企纾困、社区服务、乡村振兴等一线工作开展志愿活动8次。持续深入“法治为民办实事”工作,组织全市43家律师事务所,精准对接100家民营企业,“护法卫士”服务团“三问三送”公益普法开展送“法”入企300场次;开展“法润万家”“农民工安‘薪’护航”等400余场普法专项活动;深化“法援惠民生”品牌建设,聚焦不同群体常态化开展“点餐式”法律援助宣传活动30余场次;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义务法律咨询万余人次,以党建实效提升法治服务水平。
三、聚焦“品牌建设”,融入特色打造,强化效能建设。倾心打造“法援满”党建品牌,推出法律援助“四个一”服务及容缺受理机制,将经济困难证明优化为“经济困难承诺+核查”模式,切实减轻群众办事负担;与全市检察院建立民事支持起诉合作制度,为案件办理提供双重保障;联合田东街道构建“法援+人民调解”机制,安排法援工作人员加入调解员队伍;通过旁听庭审、上门回访、案卷抽查等方式,全方位保障法律援助服务质量。设立9个军人服务专窗,组建由退伍军人律师组成的涉军专业律师库,开展专场涉军法律援助讲座。驻淮南军分区法律援助工作站获评全省“十佳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今年以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690件,完成全年任务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