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多维发力破难题 淮南法援筑牢新就业群体维权屏障

发布日期:2025-09-08 09:06   作者:张诺    来源:淮南市法律援助中心    字体【     阅读:

“要不是法律援助,我一家四口都要挨饿!”面对法律援助人员,外卖骑手王某激动的话语里满是生活的重量。这句话,不仅是他拿到关键赔偿后的由衷感激,更像一面镜子,照出法律援助为新就业群体筑牢权益防线的温暖实践。

今年年初,在淮南市法律援助中心承办律师长达四年的坚持与努力下,王某成功获赔133万余元,基本填补了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解了家庭燃眉之急。

当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 “活力担当”,其维权难题却因 “时间碎、流动强、举证难” 愈发凸显。为破解这一难点,淮南市法律援助中心从服务流程、对接效率、普法宣传等多维度发力,用专业与温度为新就业劳动者的权益“保驾护航”。今年以来,全市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法律咨询200余人次。

阵地前移,把服务送到“家门口”。新就业群体大多面临“时间碎、流动强”的特点,线下办事常常“跑断腿”。针对这一困境,淮南市法律援助中心构建起“9个中心+205个工作站+898个联络点”的三级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将服务阵地从“室内”推向“一线”,实现市、区、镇(街)、村(社区)的全覆盖。无论是社保待遇争议、劳动关系确认,还是工伤事故维权、交通事故索赔、人身损害赔偿,劳动者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专业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无需再为维权“长途奔波”。

简化流程,让维权实现“高效率”。将新就业群体纳入法律援助重点群体,从需求对接开始,就有专人全程跟进,根据案件类型精准匹配劳动争议、交通事故等专业领域的律师,确保每一起案件都能得到专业、对口的法律服务,避免因律师专业不对口导致维权走弯路。全市推行个人诚信承诺制,进一步简化申请手续,对于符合援助条件的新就业群体,严格落实“当天申请、当天受理、当天审批、当天指派”,最大限度压缩流程时间,让新就业群体的权益保障“不打折扣、不拖时间”。

扩大宣传,让法援走向“面对面”。为解决新就业群体“不懂法、怕用法”的问题,法律援助机构联合工会、人社等相关部门,主动走进社区、工会驿站等新就业群体集中的场所,通过举办法治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法律咨询等形式,手把手教劳动者如何签订劳动合同、如何留存维权证据、遇到权益受损该找谁。同时发放宪法、民法典、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书籍,让法律知识从“纸上”走进“心里”,让新就业群体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从“怕用法”变成“会用法”。今年全市开展新就业群体宣传活动5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

从王某的“救命钱”到更多骑手的“安心权”,法律援助不仅是新就业群体权益受损时的“坚实后盾”,更是职业道路上的“同行者”。淮南市法律援助中心将继续聚焦新就业群体的法律需求,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温暖每一位新就业劳动者。

(责任编辑: 赵多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