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持续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工作提质增效
近年来,淮南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紧扣“关键少数”,强化“头雁效应”,以述法工作为抓手,创新机制、精准施策,以述促干,切实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从“纸面”落到“地面”,为淮南法治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一、创新机制,构建述法工作“四梁八柱”
建立“专题评议会述法+委员会述法+书记点评+书面述法+问题整改”工作模式,实现8个县区及90家市直部门述法全覆盖。2024年度,市本级及下辖所有县区共83人在述法会议上进行现场述法,394人完成书面述法,首次将市属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纳入述法范围,推动法治建设与国企改革同频共振。制定“5+X”述法清单,将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切实解决执行难情况、公职律师配备、行政执法监督、普法责任制落实等5项指标作为必述内容,结合部门增设个性化指标,推动“纸面述法”向“行动践法”转变。积极推行重点执法部门主要负责人述法机制,组织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应急管理等重点领域执法单位主要负责人开展“现场述法+专家评议”活动,“亮答卷、晒短板、明举措”,倒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升政府行政管理透明度和执法公信力。
二、靶向发力,提升述法工作“含金量”
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学法机制,市政府常务会议每月学法,开展学法50余次,连续9年编印国家工作人员《淮南市“一月一法”学法手册》、实施领导干部“12·4”宪法法律知识“统考+抽考”,市委书记、市长现场巡考,年度学法合格率100%。深入推进“综合查一次”改革,印发2批市本级“综合查一次”联查事项清单,将31个部门339个具体检查事项,整合为80个联查场景,整合率76.4%,实现“进一次门 查多项事”的执法新格局,切实提升经营主体的法治获得感与满意度。持续深化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全省率先开展招商引资履约监管试点工作,实施招商引资亿元以上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规范录入投资规模达亿元以上的招商引资合同32份,合同总金额达101,1亿元。依托“淮南普法”新媒体矩阵发布以案释法4000余期,《法约淮南》栏目连续10年高频释法,推动法治宣传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
三、闭环管理,做好述法“后半篇文章”
扎实推动市县党委书记点评述法工作机制落地见效,压紧压实市县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职责,通过聚焦问题、规范点评、推进整改,切实解决法治建设突出问题。今年以来,在市本级专题述法评议会上现场述法的5家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和委员会上现场述法的3家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均已完成《述法评议整改成效报告》,形成“述-考-评-督”闭环管理机制。加强述法工作与法治督察协同联动,提高整改“有效性”,以法治督察强化述法领域内部监督。2025年10月,淮南市开展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落实情况督察,将“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年度述法工作”列为重点督察内容。强化基层法治末梢,推动述法重心下沉,探索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向县区党委述法机制,同步开展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全市5042名“法律明白人”为群众提供签订合同、起草法律文书、纠纷调解等法律服务,让法治保障更贴近基层、惠及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