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法治安徽网】司法所里30年,只因热爱

发布日期:2019-10-15 15:26   作者:苏传君 徐洪勇    来源:法治安徽网    字体【     阅读:

法治安徽网讯 戎金美同志1989年参加工作,2003年走上司法所所长岗位,现任淮南市潘集区平圩司法所所长。戎金美同志自从事司法行政工作以来,扎根基层,忠诚地履行着司法为民的职责,在“软”环境上下“硬”功夫,在“小”站所上作“大”文章,以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使命感维护着基层的和谐稳定,受到地方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肯定和赞誉。戎金美同志多次被评为政法系统先进个人,全省模范调解能手,她所在的平圩司法所也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集体。

传播法治的“蒲公英”。戎金美同志不是法律科班出身,但自走入司法行政的大门,就抓紧一切时间孜孜不倦学习法律知识,短短几年就取得了合肥工业大学法律本科(函授)文凭,把学法作为必修课,从自身做起,带动身边的同事群众共同学习,将普法渗入到各项工作中。戎金美同志身为辖区学校的法治副校长,多年来,认真撰写讲稿,给中小学生上法治课。30年来,坚持深入乡村、学校和企业开展法律知识宣传,为辖区的村制作法治宣传栏,并长期为宣传栏编写以案释法普法内容。根据农村实际,农民外出打工多,经常在农忙时节和春节期间回乡,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在田间地头和农民谈心,发放法治宣传资料,春节期间以送“法治春联”形式征求农民的普法需求。利用农民法制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法律明白人”,每一名“法律明白人”就是一颗普法种子,在群众中生根发芽,真正将普法宣传落到实处。

为民解忧的“灭火器”。人民调解工作是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的基石,也是天下第一难事。面对这天下第一难事,戎金美同志坚持“三心”调处法,即真心对待群众,细心了解案情,耐心调处矛盾,化解了无数矛盾纠纷。赡养纠纷是农村最常见的矛盾纠纷,一天所里来了一对陈姓母子,母亲反映大儿子陈某甲不尽赡养义务,弟弟陈某乙埋怨哥哥陈某甲不养母亲,家里战火不断。当事人陈某甲为躲避调解人员,电话不接,拒不露面,早出晚归,晚上十点之前绝不归家。有人建议,给老母亲代写诉状告到法院让法院来处理,戎金美同志深知家庭矛盾打官司更容易激化,一场诉讼母子情就割裂了。于是在经了解后,发现当事人陈某甲经常在附近农贸市场卖菜,就立即赶到农贸市场,蹲在菜摊旁,一边帮当事人整理蔬菜一边了解其拒绝赡养的原因。经了解,陈某甲有兄弟两人,父母偏爱弟弟,弟弟的小孩母亲帮着照顾,而自己的孩子上学缺人接送,父母却不帮忙,另外父亲死前将夫妻名下的承包地都给弟弟家耕种,自己觉得委屈和不公平。戎金美同志立即对准矛盾纠纷焦点,对症下药,倾情调解,最终弟弟陈某乙自愿拿出6分承包地给哥哥耕种,化解了这场纠纷,达成了赡养纠纷协议。兄弟俩扶着老母亲回家的场面,至今仍记忆在心头。上述案件仅仅是众多调解案件的一个缩影,戎金美同志从事调解工作30年,主持调解多起重大疑难案件,用实际行动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诠释了“在任一方,保一方平安”的真正内涵。

情法相依的“知心大姐”。刑释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是个特殊群体。关怀引导好每一位刑释人员,用心做好社区矫正人员的思想工作,就等于为社会消除大量的稳定隐患,事关社会稳定的大局,也是司法所的重要职能。2017年底,司法所接收了一名假释矫正对象李某。李某入矫后,多次托人打招呼,邀请司法所工作人员吃饭要求特殊照顾。李某的行为及时被戎金美同志制止并给以严厉批评。后在和李某沟通谈心谈话中了解到,李某妻子在珠海市有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在当地买房入户,小孩也在当地就学,李某妻子在珠海为李某联系好工作单位,要求李某到珠海工作,否则就离婚。在了解了李某的思想根源后,戎金美同志积极向区局汇报,并与珠海市司法部门联系,核实李某反映的情况属实后,依法按程序引导李某办理变更居住地的管理,2018年9月李某变更到珠海市香洲区司法局管理。李某在前往珠海市报到前夕,来所找到戎金美同志,说有个心愿,能否不喊所长,喊一声大姐,他深情地说到:“你是我一辈子敬重的大姐,是我们夫妻的恩人”,此情此景让人十分感动。戎金美同志始终把严格依规管理特殊人群作为重点工作,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加快他们的改造,帮助他们重新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司法行政“螺丝钉”。2015年4月,因为工作需要,戎金美同志调整到平圩司法所担任所长,当时平圩所没有专职所长,所长由平圩镇的挂职副镇长兼任,所务落后,办公条件简陋仅有借用镇文化站不足30平方的两间办公用房。先有为才有位,经过半年努力,平圩镇党委政府同意新建标准化司法所。2018年农历春节前夕,在经过一个月的精心组织,顺利完成区局和平圩镇党委和政府交办的“送法进乡村”活动后,大量的工作,透支了体力,戎金美同志的身体健康出现问题,后经省立医院确诊,患甲状腺乳头状癌症,经手术(双侧甲状腺切除)和131放射性碘放疗,病情得到控制,医嘱是定期复查,终生服药,尽可能进行休养。她在患重病的情况下,还惦记着新建司法所的使命。在身体许可情况下,重返工作岗位,寻找新址,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大力支持。2018年8月崭新的标准化平圩司法所建成了,面积260平方米拥有司法行政办事大厅(法律服务工作站),人民调解室,社区矫正宣告室,远程探视室和资料室,各项资料齐备,先后接受司法部、省司法厅和市司法局等部门检查验收,获得各级领导的肯定。

1989年走进司法行政的大门,至今30年来,戎金美同志一直坚守在农村基层第一线,虽然环境艰苦,工作偶有困难,但却自始至终保持清廉务实、迎难而上的工作作风,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心血和汗水证明司法工作者的价值。只要身体健康状况允许,戎金美同志会始终坚守在基层司法行政岗位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履职担当,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公仆。

原载于10月15日《法治安徽网》:http://www.fzahw.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39&id=71287

(责任编辑: 苏传君 徐洪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