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安徽日报】主动走访,变“等上门”为“找上门”

发布日期:2025-11-07 10:59    来源:安徽日报    字体【     阅读:


重心沉下去,民情浮上来。基层治理的首要转变,在于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淮南市八公山区农村地区一直沿袭着“娘亲舅大”的习俗,民间发生纠纷,都是一些辈分高的老年人出面调解。由此,淮南市深入挖掘《淮南子》“以和为贵”等治理智慧,在用好当地“娘亲舅大”习俗,组建“老娘舅”调解队伍调解纠纷、化解矛盾成功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服务群众的有效路径,实施“就解工作法”,实现预防在前、及时处置、就地化解。

同时,通过建立“听问访解”制度,淮南市广泛发动村(社区)干部和志愿者队伍入户走访、收集意见,累计走访群众2万余人次,群众由过去遇事找人难,转变为现在有人上门主动问。

“我们巷子里的路灯刚坏了一天,正打算向社区反映,没想到社区党组织已安排志愿者过来修好了。”淮南市大通区站后社区居民陈大爷感慨道。去年以来,淮南市以有公信力、有经验、有乡土情怀等“三有”为标准,吸纳老党员、“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等3300余名,实现71镇19街道1083个村(社区)“老娘舅”服务队伍全覆盖,队伍延伸至4888个网格,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居民满意度得到提升。

为解决好收集来的问题,省委社会工作部创新推行市县乡村四级党组织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以项目化方式,通过强化统筹督导、整合资源力量、组织群众全过程参与,实施了一大批暖人心、真管用、有实效的具体项目,破解了基层多年想解决没解决的难题,想打通没打通的堵点。

原文链接:https://szb.ahnews.com.cn/ahrb/layout/202511/05/node_11.html#c1111573

(责任编辑: 赵多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