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三大服务”铸品牌 法律援助暖民心
近年来,淮南市法律援助中心认真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法,推动法律援助服务质效进一步提升,不断提高法律援助惠民生办实事的社会知晓度,不断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和法治获得感。
扣准服务对象,实现均衡普惠。将低收入群体、农民工、老年人、妇女等群体和军人家属、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等人群纳入重点援助对象,优先受理、优先审核、优先指派,最大限度实现“应援尽援”。依托9个法律援助中心、242个工作站和858个联络点建立起全天候广覆盖的法律援助服务网络,落实工作日“坐堂候援”服务模式,实现“为民、便民、利民”的法律援助效果。
找准服务细节,实现便民利民。全面落实困难证明事项承诺制,申请法律援助需提供经济状况的群众进行个人诚信承诺;落实一次性告知等制度,对妇女、老年人、农民工等群体开通“绿色通道”,实现最多“跑一次”。常态化开展“助力农民工”“法援护苗”“关爱妇女儿童”等法援惠民生系列品牌宣传活动,大力普及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
抓准服务质效,实现“应援优援”。严格规范法律援助案件办理中受理、审查、承办等环节的行为及服务标准,组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专家律师库,定期开展全市法援案件质量评估工作,一对一反馈案件问题,督促限期整改,推动法律援助服务流程规范化、办理案件标准化、评查体系制度化。重视法律援助队伍建设,今年10月,围绕法律援助案件服务规范等重点内容,开展全市法律援助业务培训班,进一步促进法律援助人员办案程序更加规范。
(责任编辑: 赵多普 )